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情緒

所有的感覺彷彿被揉成一團的紙般混雜不清,
沒辦法明確說出現在的感受,
有點悲傷、有點清醒、有點現實,
類似於一種看的真實的悲哀。

或許這種情緒只是來自於考前焦慮,
明明只剩下屈指可數的日子,
卻禁不住慾望而滑了四個小時的手機。

又或許這只是一種孤獨的反照,
一個人久了,看了一些東西,懂了些什麼,
默默一個人品嘗衝擊後的餘韻。

總會忍不住偷偷開起臉書看看大家的動態,
但,卻常常不知道為甚麼感到煩躁。
以往不管是開心的事、傷心的事、有趣的生活小插曲,
都第一個會想到上臉書貼文,
想要吸引大家注意、看看大家的反應,
而結果也符合我的預期。

是因為一個人嗎?
現在的我,依然會想要把一些事貼上臉書,
但不同的是,
這時會有另一個聲音出現,
很大聲很憤怒的吼著 "我不想要被知道那麼多!!!"
莫名的,害怕。

翻著以前自己的貼文總覺得幼稚又無趣,
不管成長到了幾歲,
看著以前的自己常常感到厭惡不已,
"搞什麼,我以前怎麼可以這麼無聊。"

也許,
還沒有學會如何愛自己。

就像我曾經的好朋友說過,
愛別人之前要先懂得愛自己,
我連自己都不愛,更遑論別人了。

像個迷路的孩子,
對未知的事感到恐懼,
日復一日的逃避一切,
就像我的轉學考一樣,
一整年來,
我持續的逼迫自己面對現實,
看著勵志的心得文鼓勵自己,
聽著父母述說她們的辛勞激勵自己,
朋友學長姐常常跟我說加油。

可是,
真的好害怕,
加油有時候帶來的不是激勵而是壓力,
勵志文給予的不只是成功還有辛酸,
父母的健康隨著年紀增大而如股票直跌般下墜。

爸爸,我最擔心的爸爸,
19年來我一直看著他日夜顛倒的工作,
白天應該是他的睡覺時間但他卻又常常無法睡,
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
隔天早上五點到中午十一點的兼差屢見不鮮。
還記得前兩個星期我站在他的背後,
突然覺得很奇怪,
"爸爸有這麼瘦嗎?"
已經很鬆的長褲褲管似乎又更空了。

聽媽說,爸爸因為長年日夜顛倒,很多後遺症開始發作。
突想起我之前跟爸的對話,
"爸,痛風發作是甚麼感覺?"
"有一種扭到的感覺,會四肢無力,提不起琴。"
是的,爸的職業是樂師,
但是並不是字面上看起來的那麼高貴,
他專做舞廳工作、喪禮、婚禮等旁邊幫忙伴奏的琴師。
雖然時薪高,但是請琴師的成本高,大多舞廳都寧願省成本撥放錄音帶。
所以有case就一定接,畢竟一家五張嘴都靠他一個人養。

最近真的是太嚴重了,
我真的無法想像爸痛風發作提不起電子琴,
癱軟的坐在路邊的樣子。

送給自己一首歌,
期許我的平靜和努力讓家人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